·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人才培养 国家级重点学科
   
  国家级重点学科
土壤学
        土壤学科点自 1934 年建校起开始招收本科生, 1959 年招收研究生, 1986 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1998 年其一级学科 “ 农业资源利用 ” 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1999 年被评为陕西省重点学科。

        本学科点是在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虞宏正教授和朱显谟院士等几代人的辛勤努力下发展起来的。 1999 年mobile-bet组建之后,原西北农业大学土壤学科点和中科院、水利部水保所土壤学科点合二为一,使学科点的整体力量进一步加强。本点现有院士 2 名,教授 36 人(博导 22 名),副教授 37 人,讲师 34 人,具博士学位者 34 人,留学归国博士 9 名,百人计划 3 名。

        学科点设有 “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 ” 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 1 个,专业实验室 16 个,野外试验基地 6 个,其中 3 个属中科院生态网络站;仪器设备价值 1800 万元;中外文藏书 5.15 万册,期刊 344 种。与美、英、俄、德、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家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本学科点已培养博士后 5 名,博士 44 名;现有在读博士生 38 名,硕士生 72 名。 1996 年以来,承担国家攀登计划 、 863 计划、重点攻关、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和杰出青年基金、国际合作等科研项目 198 项,总经费 6963 万元。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 42 项;发表论文 972 篇,其中 SCI 收录 32 篇, EI 和 CSCD 收录 753 篇;出版专著 46 部,译著 5 部,教材 13 部。

        本学科点主要研究方向的特色及发展前景:

        1.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陡坡土壤侵蚀预报模型、侵蚀产沙机理及侵蚀环境演变研究位于世界先进行列; REE 与 137Cs 示踪法相结合,是研究方法的重要创新;总结提出的 “28 字方略 ” 受到中央领导肯定,建立了小流域管理体系和示范样板,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已经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 土壤物理:建立了体系完整的 “ 土壤水库 ” 理论与利用技术;开创了国内土壤水分能量研究新领域; SPAC 系统中水分传输的力能分析以及水分运动规律的数学模拟和作物蒸散模型等研究在理论上有所突破; “ 分根交替灌溉 ” 新技术和黄土高原土壤水分剖面构型研究成为制定水肥调控措施的基本依据。

        3. 土壤地理与信息技术:率先开展了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发育影响的研究,提出人为土壤 — 土娄土的概念和分类体系;在原始土壤和古土壤发育、黄土降尘、土壤质量演变等方面形成新的理论。开创黄土高原资源环境遥感监测和基础信息工程研究,开发出中国水土流失定量评价与动态监测管理信息系统。

        4. 旱地土壤生态是以提高降水利用率为中心,植物学和土壤学为基础开拓的特色明显的交叉学科方向。获得的旱地作物生理与生态、生产潜力,以及干旱环境下作物对干旱的整体适应性和节水的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成为旱地农业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

        5. 土壤化学:率先在我国开辟了土壤生物热力学研究的新领域,成功地应用物理化学方法研究了土壤有机物质的分解转化、土壤酶促反应动力学、土壤离子转化与迁移等生物化学反应过程,属国内领先水平。在关中持续进行了长达 25 年的土壤培肥定位试验,探出一条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途径。

        本学科点与国内外同类一流学科相比,将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作为有机的统一体进行研究,形成了明显的特色和优势;但在荒漠化土壤的形成、演化和防治,土壤污染与修复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弱。

        针对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需求及土壤学科发展的趋势,本学科点力争在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环境质量演变与动态监测管理,提高旱地土壤生产力等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此,将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新大学分配给学科点的 1500 万元建设基金,进一步加强学科点的设备与基地建设;扩大对外交流,吸引国内外知名专家开展合作研究,创造条件,尽早招收国外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保持现有优势学科,拓宽研究领域,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将本学科点建成国内领先、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重点学科,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