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学科点分别于 1983 、 1986 年被国家批准为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是西北地区目前唯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 1998 年我校植物保护专业被国家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 1999 年本学科被农业部批准为部级重点学科。现有教授 10 人、副教授 15 人、讲师 16 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 1 人,博士导师 8 人、博士学位获得者 8 人。目前设有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批研究所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各一个。本学科设植物免疫学、植物病毒学、真菌学和植物生态病理学 4 个主要稳定的研究方向,已培养博士研究生 32 人,博士后 2 人,目前在校博士研究生 12 人。
本学科在李振岐院士带领下,已有 50 多年的研究工作基础,其中以研究小麦条锈病大区流行规律、品种抗病性和病菌毒性变异为特色的植物免疫学方向在国内长期居领先地位,研究成果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多项奖励。近年来,本学科先后承担了国家攀登计划、 “ 973” 基础研究项目、 “ 863” 高技术项目、国家 “ 九五 ” 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农业部跨越计划等 30 多项课题。 1996 年以来,本学科点获得了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及推广奖 12 项、获国家专利 2 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1 次、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1 次、陕西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 项,出版专著和教材 16 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 40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14 篇。毕业博、硕士研究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还与美、德、英、法、加、日本、南非、澳等国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近年来,本学科以西北地区重要农作物病害为主攻对象,将传统的植物病理学研究手段与组织学、细胞学、细胞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起来,就寄主植物的抗病机制、病菌的致病机理与毒性变异、蚜虫传毒机制与植物病毒化学防治、真菌系统分类、病菌的群体分子遗传结构及病害的综合防治等方面,从群体、个体、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开展了综合、系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明显地提高了本学科整体研究水平。( 1 )首次建立了小麦条锈病菌的分子标记体系,直接证实了该病菌在我国大区间存在 “ 基因漂移 ” 现象;( 2 )以生物学和细胞学方法系统地证实突变和异核作用是我国小麦条锈病菌毒性变异的主要途径;( 3 )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小麦赤霉病菌在小麦穗部的侵染模式,修正并完善了国际上对赤霉病菌侵染过程的认识,首次成功的建立了小麦赤霉毒素的体内免疫的细胞学定位技术,揭示了该毒素的致病机理;( 4 )首次发现证明我国具有丰富的小麦高温抗条锈的品种资源,明确了高温抗锈性的表达规律、抗病的组织学、细胞学和生化机理以及利用途径;( 5 )揭示出蚜虫传毒专化性的机理,并已克隆到与此相关的基因;( 6 )利用嵌合 TMV-CP 基因和 CMV-CP 基因,创建了抗病毒线椒基因工程植株,选出了优良品系,( 7 )成功研制出新型病毒抑制剂 — 病毒毖克,该成果通过转化,已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推广;( 8 )研究组建了适应西北麦区不同生态区的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并在生产中广泛推广。一些研究成果已在陕、甘、宁、川、豫、鲁等省大面积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促进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然而,由于地处西部,对于优秀人才的吸引力相对较弱。与国际一流学科相比,受设备条件限制,本学科点在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方面尚嫌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
今后本学科点将以创建国内一流学科为目标,以西部大开发和学校内部改革整合为契机,通过进一步完善科研设备条件、充实优化学科队伍、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提高整体教学与科研水平,使本学科成为具突出特色、国内领先、国际上具相当影响的植物病理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再经 5 年的努力,可望在小麦条锈病的大区控制、品种抗病性持久性化的策略和方法与作物主要灾变病害可持续控制技术体系、植物抗病性的分子机理、作物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抗病基因克隆及作物抗病性的遗传工程改造等方面取得重大的进展,为我国西部大开发、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突出的贡献。
|
|
|
|
|
|
|
|